新疆“海鲜”大丰收!这个离海最远的地方为什么能产“海鲜”? |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3年09月13日 | ||
近日,新疆“海鲜”火了,南美白对虾、三文鱼、大螃蟹…… 新疆“海鲜”迎来大丰收,销往全国市场以及俄罗斯、东南亚各国。 内陆量产“海鲜”的消息一出,网友纷纷乐开了花:“新疆产的‘海鲜’是不是应该叫‘新鲜’?” 新疆这个“离海最远的地方”,究竟为什么能产海鲜?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被称作“离海最远的地方”。而新疆的尼勒克县基本没有酷暑,环绕天山的喀什河流淌着天山冰川雪水,水深6米以下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0℃以下,这为冷水鱼的生长创造了优质的自然条件。加之科研人员通过“调配”复刻出海水环境,不过今年丰收的新疆产三文鱼是从丹麦进口的虹鳟鱼鱼卵进行养殖的。 虹鳟鱼?三文鱼? 英文中,三文鱼被称作Salmon,泛指肌肉呈红色的大型冷水溯河洄游性鱼类,包括大西洋鲑鱼、太平洋鲑鱼(大马哈鱼)等,并不是单一的某一种鱼。 上世纪70年代,大西洋鲑鱼从挪威引入香港,粤语发音的“三文”与salmon相近,更取其“三纹”的形态,从此,大西洋鲑鱼有了正式的中文名——三文鱼。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系主任陈舜胜教授指出,这时的“三文鱼”只代表大西洋鲑鱼。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太平洋鲑鱼也开始进入中国,由于其外形、生活习性等都和大西洋鲑鱼类似,因此被笼统地称作“三文鱼”。 虹鳟是世界上广泛养殖的重要冷水性鱼。因成熟个体沿侧线有一棕红色纵纹,似彩虹得名。虹鳟的通用英文名是rainbow trout。 绝大部分鲑科鱼类都是洄游鱼类,它们并不完全是海鲜。鲑鱼的成年个体会从海洋集体洄游到淡水河中产卵,一些鲑鱼科的洄游称得上是自然界最壮观的生物活动。鲑鱼卵在淡水中孵化,然后在淡水中生长很长一段时间,只有长到足够强壮了,它们才会游向海洋继续生长直到成年,而成年后又会继续洄游到淡水河中完成繁殖。鳟鱼生活史全部于淡水中完成,没有跨盐度洄游行为的一个类群, 而三文鱼的生活特性之一就是溯河洄游性,即产卵、孵化和幼鱼阶段均在淡水中完成,生长期会洄游到海水中。 淡水中不能养殖三文鱼? 绝大多数鲑科鱼类为洄游性鱼类,无论野生还是人工养殖,产卵、孵化和幼鱼阶段均在淡水中完成,生长期洄游或人工放回到海水中,性成熟后再回到淡水中产卵。部分种类也可在淡水中完成其整个生活史。 淡水三文鱼存在寄生虫? 三文鱼有没有寄生虫不决定于是否在海水还是在淡水生长,而是看其生长过程是否安全可控。管理标准、监控严格、水体洁净、饲料优良的工业化养殖三文鱼品质更容易保证,食用也更安全。 三文鱼的色泽来自于哪里? 所有的三文鱼包括大西洋鲑和虹鳟等,肉质呈现的颜色都来自于食物中的虾青素,不存在品种色泽的问题。虾青素对人体无害。 从风景到美食 从此去新疆,又多了一个“新鲜”理由。 |
||
|
||
【关闭】 | ||
|
||
|
||
版权所有:淄博市淄川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将军东路166号 电话:0533-5280687 邮编:255100